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教师平台
聆听古诗里的节气|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芒 种
本期“为你读诗”要说的节气是芒种。芒种,在每年6月5日或6日;表示夏收(麦类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大忙季节。水稻秧苗嫩绿,一派生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
我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去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他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本期的“为你读诗”为大家带来的描写谷雨的诗是宋代大诗人杨万里的《小池》。
你是否见过小荷花的尖尖角初出水面,还没有舒展开来的尖端?这正是芒种季节才能见到的景象。若是没有见过,那就随着杨万里来一起欣赏如此美妙的景观。这首诗小巧、精致,就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
第一句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眼。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所以称之“泉眼”。泉眼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这本来很寻常,然而,诗人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于是这句诗就立刻变得有情有趣起来。紧跟着,树荫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了水面。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树荫要用它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
在这里,诗人化身为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令未到盛夏,荷叶尚未盛放,只是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而一只小小的蜻蜓无声地站立在尖角之上,这情景,该有多美呀。
蜻蜓站立,水面不惊,这一切都是清新可爱的自然情景,娇俏可怜,让人不忍去破坏这份景致。这些平凡的景物,经过诗人的一番演绎,立刻充满了不平凡之美。
【为你读诗】《小池》
下期预告
夏 至
策 划:刘长生
图 文:刘长生
初 审:赵 彦
审 核:庞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