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点击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聆听古诗里的节气|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大 暑
●●●
本期“为你读诗”要说的节气是大暑。大暑,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第一候,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本期的“为你读诗”为大家带来的描写大暑的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此诗的创作背景:经过长期的颠沛流离生活,诗人杜甫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在成都浣花溪畔,一座草堂成为他的安身之地。盛夏时候,他的心情也变得异常轻快,来到江畔散步、赏花,并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
杜甫的大部分诗歌,都凝结着浓重的哀愁,所以,后世常觉得他“苦大仇深”。倒是这首小诗,笔调轻快流畅,一洗往日的愁怨,夏天的喜悦也在字里行间自然迸发。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花朵,千朵万朵的花把树枝压得很低。彩蝶在花间飞舞流连忘返,自由自在的黄莺在娇嫩地啼叫。在这条乡村的小路上,繁花似锦,莺啼蝶舞,有美不胜收的景色,也有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下期预告
立 秋
策 划:刘长生
图 文:刘长生
初 审:赵 彦
审 核:庞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