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点击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教师平台
聆听古诗里的节气|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立 秋
●●●
本期“为你读诗”要说的节气是立秋。立秋,每年8月8日或9日。“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落一叶而知秋”的说法。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 “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凉风至,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的热风。白露降,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寒蝉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立秋至,描写立秋的诗句有很多,本期的“为你读诗”为大家带来的是唐代诗人王建的《秋日后》。
“一场秋雨一场寒。”不像立春,说起来让人心花怒放。说到立秋,总会让人觉得伤感苍凉,在历朝历代诗人心中,秋是萧瑟、凄凉、衰败的代名词,节令之秋往往喻示着人生之秋、心情之秋,很多诗人都借景抒情,留下了不少悲秋之作。但唐代诗人王建写了一首比较小清新的秋日诗,别出心裁。
王建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此首就是代表。在立秋之后,长安酷热的情况就渐渐好多了,王建写下了自己的感受。生衣就是夏衣。夏衣在立秋后的夜晚已不胜其寒,成为“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的来源之处。
下期预告:
策 划:刘长生
图 文:刘长生
初 审:赵 彦
审 核:庞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