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工作室研学纪实:
一次实践与思考的深度之旅
为充分发挥红桥区名师(学科)工作室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2024年1月25日,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室主持人庞杰校长带领4名工作室骨干教师前往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第十一中学,进行“文化遗产课堂”共享共研学访活动。这是丁字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工作室立足红桥面向京津冀又一次举行的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促进成员们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解,提升教学实践能力,同时激发创新思维。

研学活动伊始,宁晋县第十一中学孙校长携领导干部热情地接待了丁字沽小学教师团队,带领我们参观了宁晋县第十一中学校史馆及教科研成果荣誉墙。深入了解了该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相关举措和实施情况。

通过与该校领导教师的交流,大家对如何结合本地文化和学校特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校长庞杰、工作室成员刘长生、王瑾辉、李莲和张欣老师分别进行了主题交流,庞杰校长还针对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与规划,现场研讨气氛热烈。现场研讨中,宁晋县第十一中学领导班子成员与我校领导老师进行研讨座谈。会后,孙校长对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工作室成员毫无保留的经验分享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随后,工作室成员与宁晋县第十一中学教师团队结合宁晋当地历史开展研学活动。
研学第一站来到了民俗博物馆参观,展馆中陈列着各种时期农用工具、革命历史照片、纪念章、日常用品等各种藏品,斑驳的岁月痕迹无一不诉说着中国的历史及新中国成立的艰辛。


第二站走进了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邢台泥坑酒厂参观,这个曾让李白留诗的独属于运河城市的名酒,传承着古老的酿造技艺,展示着宁晋地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关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因此第三站来到了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赵州桥,校长庞杰带领工作室成员与宁晋县十一中教师在赵州桥进行了一次沉浸式的综合实践现场教研活动,结合我校“大运河”文化,庞校长介绍了赵州桥的历史和石家庄各类桥的文化底蕴。老师们更加深入了解石家庄的“桥”文化,也感受到了桥梁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深深印在了老师们的心中。通过这次现场教研活动,老师们更加坚定了今后在教学中不断为学生厚植文化自信的决心,努力为学生搭建更加多元融合的学习平台。



通过此次学访活动,促进了“文化遗产课堂”共享共研,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文化遗产课堂的探索与实践的脚步,相信未来我们定能通过教育实践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与传承!

此次研学活动虽然结束,但丁字沽小学庞杰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工作室将继续致力于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贡献力量。
文 稿:张 欣、刘长生、李 莲
编 辑:李 莲
初 审:赵 彦
审 核:庞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