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天津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综合实践能力,作为天津市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课程基地校和优秀学科组学校,丁字沽小学于近日成功举办“我是‘非遗’小传人——天津剪纸”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依托学科基地的专业引领和优秀学科组的系统支撑,通过“文化遗产教育”的创新模式,将传统文化传承深度融入课程建设体系。

活动采用四课时课程设计,整合非遗传承人资源与校本教研力量。在李莲主任领衔的教师指导下,天津剪纸传承人全程参与实践指导。通过前期考察探究环节,学生选定了工艺剪纸,选择天津之眼、民园体育场这两个颇具代表性的天津建筑。学生历经四个阶段的沉浸式学习:通过文化溯源了解剪纸历史脉络,在名师示范中掌握基础技法,最终以小组协作形式完成创意作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活动成果展中,李莲主任的剪纸教学作品、传承人的作品与学生的剪纸佳作同台展出,形成三代传承人对话的独特文化景观。
作品制作:孙宝平老师

作品制作:李莲主任

学生作品展示





经过系统化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丁字沽小学在此次活动中探索出一条具有校本特色的非遗传承教育路径。这种将文化传承与素养培育有机融合的实践探索,不仅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积累了可操作的教学案例,更通过师生协作、作品共展等形式构建起代际传承的教育生态,真正实现了传统文化从技艺传承到文化认同的深层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