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教师平台
万化相寻绎——变什么。自英语教学改革以来,从课程的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学习内容上,从单一的语言学习转向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多元智能的开发,改变脱离语境的知识学习,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融入主题、语境、语篇和语用之中,促进文化理解和思维品质形成,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指向核心素养培养。
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是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走向整合、关联、发展,实现对语言的深度学习,即语言、文化、思维的融合。
教师的教学方式,变化也很明显,我们教师应学会如何巧妙地寓英语学习于生活体验之中,把新理念推向课堂层面,变理想的课程为现实的课程,变固定的模式为灵活的模式,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为科学的教学方法,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释放他们的创造潜能。也就是说要融育人目标于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之中。
我们的英语课程总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都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的。
首先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经验去结合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进行重组。语言能力是一个整体,不能碎片化,培养语言能力要建立在一个整体性的语言学习活动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创设紧密联系真实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英语教学情境,作为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桥梁。
其次,要问题导向,引领学生的思维品质。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引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独立思考、推理和探究,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在故事教学中,我们要梳理出故事的主要线索或故事中出现的主要语言现象,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观看故事,整体感知故事。特别是在讲故事读故事环节中,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推测并理解故事情景、对话、人物说话意图等,层层深入。我们可以多一些开放性提问,激发思维,开放性问题虽然没有现成答案,但是学生在回答时不仅要依据故事,还要依据常识,而且需要激活相关背景知识,这种在潜意识中完成的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将学习的新知识与相关的背景知识联系起来。
文化意识也很重要,我们要加强交际,扩展学生的文化意识。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只有通过交际才能习得,而文化意识的培养更需要交际来实现。我们可利用教材以外的网络信息资源来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和接触英语国家各方面的信息。
教师还要以融合贯穿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特别是要注意做好小组活动的设计和安排,以合作融合催化学习能力。合作融合的关键在于学生在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它需要学生的分工与合作,也需要学生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用合作作为催化剂,使学生在共同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的时候,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随着学习能力的增强,又反过来对其他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了助推作用,让其他的核心素养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总之,合作实现了学生间智慧的互换、心灵的接纳,是培养文化领域中语言沟通素养的有效途径。
合作的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以知情融合润滑情感态度,更能加强核心素养的形成。知情融合即认知和情感的融合。知情之间有层次的递进循环,最终实现融合。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环境等潜在知情因素,启动、维护、强化学生的认识活动,使教学过程既是认知训练的过程,又是情感陶冶和提升的过程。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准确找到教与学和谐一致的结合点,引发情绪与心灵共鸣,让课堂教学成为师生情感交流、智慧碰撞、人格感染的过程。所以,教育要回归原点,关注人的发展;教学要走向服务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从意义出发,推动深度学习;研读文本、重视情境、梳理主线、构建结构化知识、关注内化提升、迁移创新,是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条件。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GO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