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教师平台
百年老校----丁字沽小学简史
红桥区丁字沽小学是一个以招收随迁子女为主的普通小学,但其以保存有近600年历史的白衣寺(前身观音寺)大殿及壁画而闻名遐迩,又以天津百年前废庙兴学中硕果仅存的小学校知名全市。近年又在全市以先开设文化遗产教育课,打响第一炮。
1、 从校名“丁字沽”谈起:
丁字沽小学是以“丁字沽”区片名为校名。丁字沽位于天津市老城厢以北,地处红桥区的最北端,在现西沽公园后门一带。咸阳北路附近的勤俭道至本溪路之间。以老丁字沽村为基础,其南部则是1952年建的丁字沽工人新村。
丁字沽因位于北运河、大清河(早已改道)汇流处,形若“丁”字而得名。《新校天津卫志》云:“丁字沽,去城北七里,其河型犹如丁字之象。”又于鹤年《天津卫考初稿》云:“沿直沽而北为丁字沽,取水形象丁字也。”
丁字沽人烟稠密,水陆冲要之区也。旧志谓:沽形似“丁”字,故名。其相对之村曰何家嘴,曰柳台庄。图内庙五,村三,渡口二。西界天齐庙庄。
绅衿 五户 税局 三户. 铺户 一百七十九户 烟户 二百五十八户 应役 五户 佣作 六十四户 负贩 九十四户 船户 二百十八户
寡居 二户 乞丐 四户 僧道 六户
共七百七十八户(大口二千三百九十一口;小口一千四百二十三口)
在天津的诸多区片类地名中,丁字沽是起源较早的一个。《天津市地名志·红桥区》称,此地汉代即有人居住。然而这终属于故老传闻,于史无徵。但至少到元代,丁字沽已经形成聚落。元统一中原后,大力推行漕粮海运,然因北运河淤浅,海船通过海河溯流而上,只能到达三岔口以下,再用驳船转运,经杨村、河西务、张家湾等地,最后抵终点大都。地属武清的三沽(直沽、西沽和丁字沽),由此成为漕粮中转的枢纽。每逢夏秋之两,水涨船高,丁字沽一带风帆往来,景色颇为壮观。
明代迁都北京后,包括丁字沽在内的三沽,漕粮转运枢纽的地位进一步加强。时人李赉《赋得舟集三沽》诗云:“万里云帆漾碧天,村烟渔火泊吴船。层层鷁集三沽里,簇簇鳞屯两岸边。西北群流连海岱,东南巨浸拱幽燕。凤城形胜雄千里,独许雍奴溢广川。”由于地位的重要,“三沽”甚至成为天津的别称。直到当代,仍有用三沽代指天津的,如著名作家孙犁《题亡人遗照》云:“一落黄泉两渺茫,魂魄当念旧家乡。三沽烟水笼残梦,廿年嚣尘压素妆。秀质曾同兰菊茂,慧心常映星月光。老屋榆柳今尚在,摇曳秋风遗念长。”
丁字沽的南北大街,明清时期是天津通往京城的必经之路,民间通称为“官道”。作为水陆交通咽喉,丁字沽一度十分热闹。南来北往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诸多吟咏丁字沽的诗篇。1860年天津开埠后,海运大开,铁路渐通,漕运被废,丁字沽又很快冷落下来。
丁字沽位置冲要,史籍记载不少,但大都一笔带,这为我们了解丁字沽历史,增加了很多困难。现在,我们只能从保留下来的有关诗篇中,略窥丁字沽的社会历史风貌。这里因为滨河近淀(西淀),渔业十分发达,很多渔户都常年以船为家。成衡诗“人家半水居”,沈兆云“人家半往船”,都可为此作注脚。外如华长卿诗“天寒月黑芦花岸,几点渔灯丁字沽”,王维珍诗“疏篱两岸渔家住,夜火丁沽人踏冰”,也都描绘了这里的渔家风情。丁字沽的农业,尤其是蔬菜种植业,应是另一重要经济支柱。成衡诗云“榆柳栽成巷,茄瓜载满舆”,闻法诗“水净鱼吹浪,圃荒人灌畦”,均可想见这里的田园景色。因往来行旅甚多,以旅馆业和酒店业为主的服务业,应该也较为发达。从成衡诗“青帘谋一醉”,高静诗“酒店耿残灯”,沈兆云诗“村中频呼酒”,姚学程诗“青帘高揭酒人家”等句中,尚约略可以看出些蛛丝马迹。
丁字沽虽然一度繁华,但毕竟离三岔口和西沽过近,而此二者占有更加有利的地理位置,因此丁字沽的发达程度不但远不及三岔口,而且也无法抗衡西沽。关于丁字沽的人文记载,也缺乏很像样的东西。这里的街市建筑,至少在清代前中期还不太成样子,如查礼诗云“村村矮屋藏烟扉”,姚学程诗云“红板桥,黄沙路”,不过如此而已。
丁字沽曾一度名为兴隆镇,但到底“兴隆”的程度如何,似乎也缺乏有力佐证。相传乾隆巡游过丁字沽,见附近桃林连片,垂柳成行,渔帆万点,菜蔬千畦,不觉心旷神怡,遂命停船赏景。乾隆问此系何处?随从大臣答曰“丁字沽”。乾隆听后以为“不吉”,因命改称“兴隆镇”。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官方均称丁字沽为兴隆镇,但老百姓叫着不顺嘴,仍就叫这里丁字沽。
二、丁字沽的娘娘庙与白衣寺:
(一)丁字沽的娘娘庙:
﹝道光﹞《津门保甲图说》道光丙午年新镌(即道光二十六年 1846年)说:“丁字沽人烟稠密,水陆冲要之区也。”有“庙五”,即娘娘庙(天后宫)、白衣寺、关帝庙(二座)、火神庙等。
﹝同治﹞《续天津县志》载:“天后宫十六:东门外,元建,明永乐元年重(天章);陈家沟;丁字沽;咸水沽;贺家口;葛沽;泥沽;东沽;前辛庄;后尖山;秦家庄;城西马庄;河东唐家口;芦北口;城西如意庵南,名天后行宫; 大直沽。
从同治九年(l 870)《续天津县志》记载来看,丁字沽娘娘庙,排列在天津16座天后宫的第三座,仅次于东门外,现古文化街上的天后宫与陈家沟天后宫,这两座及大直沽的天后宫都始建于元代。丁字沽的娘娘庙(天后宫)也很大的可能性是建在元代。内供奉天后娘娘。
(一)丁字沽的白衣寺:
﹝光绪﹞《重修天津府志》载;“白衣庵一在城东南隅,康熙四十七年重建,俗名大寺(前志);一在城内东北隅(《县志》)。白衣寺在北门外河北岸,明正统七年建,名观音寺(前志)。国朝顺治十七年重建,改名白衣寺(同上)。乾隆间大学士于敏中、盐运使吉虚中、天津道宋宗元重修(《县志》)。 白衣庙一在河岸,一在杨柳青河北。(俱同上)。” 笔者认为在在北门外河北岸白衣寺为今红桥区丁字沽小学校址,此白衣寺明正统七年(
从﹝光绪﹞《重修天津府志》记载丁字沽的白衣寺:白衣寺在北门外北运河北岸,明正统七年(1442)建,名观音寺。国朝顺治十七年(1660)重建,改名白衣寺。乾隆间(1736—1795)大学士于敏中、盐运使吉虚中、天津道宋宗元重修。供奉白衣观音,殿内墙上有壁画。在20世纪初的废庙兴学中改建成小学校。
在历史变迁中,丁字沽的娘娘庙(天后宫)已不存在,但丁字沽的白衣寺的大殿壁画,因为在废庙兴学中建成今丁字沽小学而幸运地保存下来,而当地一些人习惯地称此白衣寺为娘娘庙,但实际应称白衣寺。
三、丁字沽小学的诞生年月的考证:
丁字沽小学前身为第四半日学堂,是在庚子后袁世凯新政时期,天津著名教育家严范孙、林墨青等有识之士,为了振兴天津, 首先要振兴教育,在天津掀起了废庙兴学高潮。该校就是在这个高潮中所建,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闰五月,地点在丁字沽,为民立,有教员2名,学生20名,学制4年,经费每年六百元。课程有字课、默字、填字、联句、珠算、笔算、圣论、修身、弟子规、体操。
《大公报》《天津学堂调查表》中丁字沽第四半日学堂
天津丁字沽民立第四半日学堂
四、丁字沽小学的沿革
据高凌雯编著《天津县新志》记载:《宣统三年(1911)全境内学校表》列有: 天津丁字沽民立第四半日学堂于“清宣统三年(1911)为民立十一初等小学堂,地点仍在丁字沽,职员1人,教员1人,学生44人,经费每年280两。”
《天津县新志》记载丁字沽民立十一初等小学堂
据1938年1月天津特别市公署教育处统计室所编《1937年度第一学期中小学教育统计表》记载; 该校为区立丁字沽小学,校长柴恩重,有教员3名(男)学生51名(男)。校址在丁字沽。笔者认为此时校名为该校用地名作为校名之始,时为1937年,距今78年了。
该校在命名区立丁字沽小学之后,曾改名天津市公立第七十三小学,抗战胜利后改名天津市九区第二十八保国民学校,校长陈延熙,有六个年级,291名学生,3名教员,1名工友,3间教室。地址在丁字沽大街白衣寺前。笔者考证此时校址第一次提到在丁字沽大街白衣寺前,把学校与寺庙联系在一起。
天津市第九区第二十八保国民学校校长陈延熙致天津市教育局函
机关公教人员于文铎人事调查表 新聘级任教员白宝深资历表 市教育局增聘教员白宝深指令
据1949年3月《天津市小学概况表》记载: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后,该校改名为天津市九区第二十八街小学,校长陈延熙,校址在九区丁字沽大街白庙(即白衣寺)前,学生原有374人,现有205人,教职工7人,教职员学历:师范3人,高中3人,初中1人。
1956年第九区归并为红桥区,此时称红桥区第十小学校。校歌唱到:“丁字沽禹所属地辟三千余载,位列七十二沽,左滨白河右子牙。德智体美,学术灌输,校居白衣庙,学子闲乐曲,诚义礼信做我校训。身体力行,能发扬光大,禹属尽子辈吁!”
现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小学,位于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零号路35号增1号,占地面积4018平方米,建筑面积2952平方米,是一所具有百年以上办学历史的老校,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
2001年初,在丁字沽小学保存的教育遗产白衣寺西配殿内发现彩色壁画69.44平方米,内容为白衣观音等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人物最大约30公分,最小的l 5 公分,线条简练,色彩鲜艳。原丁字沽白衣寺是目前天津现存的几座古寺庙之一,西配殿保存完好,是典型清代建筑,殿内彩色壁画是天津市市内首次发现,具有很高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小学曾举行妈祖文化与运河文化传承发展研讨会。研讨会由红桥区政协、区教育局主办,丁字沽小学承办。天津地方史专家及相关人士20余人与会。
与会者刘恒岳、陈克、黄禄衡、谭汝为、罗文华、刘儒杰、王振良、由国庆、赵永强、孟新民等合影
附录: 白衣寺供奉的白衣观音
在我国宋代开始常出现头部覆盖着白头巾,身着白袍,慈眉善目,清秀柔美的白衣观音。不管是立姿和坐姿,其姿仪悠闲自在,神情慈祥亲切,是民间最常供奉的观音之一。
白衣观音形象:身上披着白色衣,左手持莲,右手作与愿印,大慈白衣观世音,随缘赴感应群机,三昧辩才善诱诲,妙德圆成证菩提。白色意指纯净,象徵菩提心,表示观音胸怀菩提之心, 是三十三身观音中的比丘、比丘尼身。
宋太宗(976~996)在位时,洛先生四十岁时,夫人生下独女妙音。她七岁时开始吃素,长大后,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诵读《法华经》。当
白衣观音 她父母正期待有个女婿时,她却宣布不想结婚。妙音告诉父母,婚姻与孩子将会增加一个人的负担,并且会带来更多的痛苦。
但是,她的父母仍偷偷地将她许配给一位地方仕绅的独子王承祖,且与王家秘密计划举行婚礼。父母骗她去看元宵节花灯,一出门后就被王家埋伏等她的人绑架了。她向上天祈求,感动了灵山教主——佛祖,佛祖派遣天王、护法、雷神、风神、雨神等製造暴风雨,在混乱中抢救妙音到白云山。当暴风雨平息时,王家发现她竟神秘地失踪了,只留下一本《法华经》。
妙音的父母控告王家谋杀,王承祖被抓入狱,因无法承受严刑逼供,他只好做了假供词认罪。王承祖由此体验到人生命运的多变,于是在狱中诵念佛号,祈求能够获释,并且发愿倘若能安全返家,他要皈信佛教。当皇帝为庆祝六十大寿而举行特赦时,王获得减刑免于死罪,而被流放边疆充军,由两位狱卒押解上路。
有一天晚上,他们在山中过夜时,听到木鱼声,便寻声而去,最后发现妙音,这段时间她都在那裡耕作自食。她把事情的经过都告诉王承祖,王决定当她的弟子,并且学习佛法,妙音于是为王授三皈五戒。当狱卒回家把这件事传开来时,地方官吏、双方父母与其他人都决定皈依她,尊她为“大仙”。这些人听她开示佛法,并一同诵念佛号。最后,在一年的正月初三,她在光天化日下升天,成为救苦救难的白衣观音。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GO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