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教师平台
1夜捉泥鳅
夏天,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村里人常常打起火把,到沟里捉泥鳅。
署假里的一天晚上,没有一丝风,空中青碧如一片海,白晃晃的月光洒满大地。我和邻居的堂哥一起去捉泥鳅。
我们点燃火把,拿着钳子和小竹篓,来到村边的一条沟渠边。我轻轻地拨开水边的杂草,瞪着眼睛搜索着。忽然,我发觉眼前像有什么东西在摆动,移近火把仔细一瞧,哇,原来是一条肥大的泥鳅在水底懒洋洋地歇凉。我屏住呼吸,张开钳子往水里插,心里默默地叨念着:“可要钳住!可要钳住!”
眼看就要钳住泥鳅了,我的心像快要跳出胸膛,手不由地抖了一下,泥鳅被惊动了,警觉地夺路而逃,转眼间钻人泥土里不见了。这时,我像泄了气的皮球。
这时,堂哥对我说:“钳泥鳅不能紧张,眼睛要看准,动作要敏捷,等会儿你看我的。”我们接着找起泥鳅来,找呀找呀,终于又发现一条。机不可失,只见堂哥慢慢地把钳子插人水中,慢慢地靠近泥鳅,然后闪电般一夹,就把它给逮住了。站在一旁的都看得一清二楚。正巧,有一条泥鳅游了过来,我学堂哥的样儿钳。嘿,钳住啦!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夜深了,该回家了。我看看竹篓,里面有好些泥鳅。要不是堂哥催我回去,我还真想再捉几条呢!
2把钱退回去
彭总担任国防部长期间,曾多次出国访问。每次出国,他都很节俭,从不多花一分钱。他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 说:“过去,我们节约每一个铜板,是为了革命战争;今天,我们节约每一分钱,是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
有一次,彭总要带一个代表团出国访问。根据规定,发给他几百元的服装制作费。他除了做一套便服外,把剩下的钱全部退给公家。参谋建议多做两套衣服,可以随时换洗。彭总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说:“不花自己的钱,就是不知道心疼。不做,把钱退回去。”
彭总不仅在服装制作费上注意节约,而且在生活补助费方面也尽量节俭。1957年11月,他随同毛主席率领的代表团出国访问。回国前,大家都把节省下来的生活补助费,购买一些东西带回去。而彭总呢,却什么也没买。参谋请示他买些什么东西回去,没想到刚一开口,彭总说:“你又是来动员我花钱的吧?不买,什么也不买!”
他看参谋笑而不答,就平心静气地说:“我们国家现在还很穷,底子又薄,经济建设又需要大量资金。我们能省一点儿,积少成多,也好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参谋不好再说什么啦,问:“多余的生活费怎么办?”
彭总斩钉截铁地说:“全部退给国家!”
3丰碑
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飞雪前进。战士们刚刚穿上破旧的棉衣。严寒却把云中山冻成一只冰砣。
军长的马,早已让给了伤员骑。军长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忽然,警卫员回来报告军长:“……前面……冻死了一个人……”军长愣了愣,什么话也没说,朝前面走去。
一位冻僵的老战士,背靠着一棵枯树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落满了雪,但神情却十分镇定、自然。半截纸卷的旱烟还夹在手中,烟火早已被飞雪打灭。他微微向前伸出来,好象要向战友们借火。他穿着破旧的单衣,像树叶一样贴在身上,一时看不清他的面目。他为什么没穿棉衣?
军长的脸顿时阴云密布,嘴角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猛然,他转过头像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我要……”没有人回答。“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军长两腮的肌肉抖动着。不知是谁小声对军长说:“他就是军需处长……”军长正要发火的手势停止了。他注视着死去的战友,泪水润湿了眼眶,向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风更大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死者,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4华佗学医
有一年疾病流行,华佗亲眼看见许多人被病魔折磨得呻吟着,挣扎着。为了消除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他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来到西山,拜精通医术的老人为师。
华佗拜师后,师傅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门侍侯他们吧!”华佗一面耐心地侍侯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因此,他在三年时间里就懂得了不少病的病源、病理和用药方法。
三年过去了,师傅说:“你已经锻炼了三年,学了不少东西。但是还要学些医书、药典。”他带华佗到内室,只见到处是书籍、挂图。华佗高兴极了,从此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地攻读起医书来。
暑去寒来,又是三年。一天华佗正在读书,突然有人跑来说:“师傅病了,你快去看看。”
华佗连忙跑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他摸了摸师傅的额头,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傅无大病,自会好的。”人们都责怪华佗不懂医道。
就在这时,师傅突然坐起来,哈哈大笑说:“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试试你们的本领的。”众人听了,不得不佩服华佗的本领。
“有志者事竟成”,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们治病去了。
5铅笔盒
今年4月12日是我10岁生日,姑妈拿出一个精致的塑料铅笔盒送给我。我拿在手中,左看右看,爱不释手。
铅笔盒的盖子上印着一个鹤发童颜的“南极仙翁”,坐在草地上,拄着龙头拐杖,拐杖上系着一个装药的葫芦,正在对着仙桃、仙鹿微笑。打开盒盖有层海绵,摸上去既柔软又舒服。铅笔盒里面分成许多格,可以放许多东西。
妈妈从厨房走出来,看见这个铅笔盒,笑着说:“好漂亮啊!我小时侯用的铅笔盒是布缝的,在袋口上勒一根绳子,稍不注意就会弄成死结,十分不方便。”舅舅接着说:“我小时候用的是铁皮制的铅笔盒,用不了多久就会生锈。”他又羡慕地对我说:“这个铅笔盒多漂亮呀!”
听了他们的话,我想,妈妈用布袋,舅舅用铁皮盒,而我用塑料盒,我们生活变化有多大啊!
透过这小小的铅笔盒,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祖国明天的壮丽图景:一排排高楼大厦,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飞驰的汽车,欢乐的人群,中国宇航员乘坐飞船在宇宙翱翔……祖国的明天多么美好!明天的铅笔盒又将是怎样的呢?
6生命的最后时刻
1975年年初的一天。
在肃静的手术室里,医务人员心情沉重地在给周总理做癌块切除手术。手术已完,医务人员正忙着给总理包扎伤口。
身体虚弱的总理,在手术台上睁开眼睛,微微阖动着嘴唇,对身边的同志说:"把李冰同志请来."
长期从事肿瘤防治事业的李冰同志,刚出手术室,听说总理叫她,又急忙返回。总理见她来到身边,叫道:“ 李冰同志,云南锡矿工人肺癌发病情况,你知道不知道?”“知道。”李冰哽咽着说。
“你们要去解决这个问题,马上就去。”总理的话音断断续续,十分吃力。
“我就去,请总理别说话了,手术后千万要好好休息。‘李冰强忍着哭泣。低着头,退出手术室。
在走廊上,李冰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热泪夺眶而出。她耳边再次响起总理的指示:癌症不是不治之症,我国医学一定要战胜它!
这也是亿万人民的心声啊!
当医务人员带着总理的心意。奔赴云南锡矿的时刻,我们的周总理正在受着癌症的折磨。他那慈祥的面庞,已是异常消瘦;那炯炯有神的双眼已深深地凹陷下去。然而,那目光却仿佛在重复地说:我还有许多工作,我还有许多工作……
为了和病魔作斗争,医务人员给周总理喂饭。豆大的汗珠从总理额上滚落下来;晶莹的泪水从医务人员的腮边滴落下来!
呵!总理那广阔的胸怀装着亿万人民,惟独没有自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了人民,他就是这样在一分一秒地向生命索取……
7字字皆辛苦
唐朝的李绅,自幼丧父,家境贫困。母亲为了把他教育成人,就亲自教他读书作文。李绅天资聪明,又十分好学,因此,十五岁的时候就能写出很好的诗来。
为了读书,李绅寄居在一个环境幽静的寺庙里,李绅常常独自坐在庙前的石阶上,面对满山的苍松翠竹诵读古诗,或者用树枝作笔,在地上练习写诗,写了又改,改了再写。后来,因为他在经书没有字的纸页上写诗,被和尚赶出了庙门。
李绅离开寺庙,无处可归,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他有时在山下的竹林里露宿。有时在湖边的渔船上过夜。低矮的土地庙,露天的破牛棚,都曾经当过他的住所。尽管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从来也没有停止过读诗和写诗。
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地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其中《悯(m!n)农》诗就是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才写成的。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于是他决心写一首诗,来表达对农民的同情。他写《悯农》诗时,正值酷暑盛夏,天气闷热,蚊蝇叮人。人们都摇扇乘凉,唯有李绅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衫全湿透了,两只细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一个又一个的疙瘩。然而,他把这一切全置之度外!想啊、改啊,改啊、想啊,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修改,终于写成了《悯农》诗,其中一首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短小精炼,通俗易懂,很快就流传开了。人们在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李绅刻苦认真写作的态度更是赞叹不已,说他写的诗“字字皆辛苦”。
8大海的尽头在哪里
一只蚂蚁爬到海岸边,望着一个接着一个的海浪涌到岸上,不禁忧愁起来:“海这么大,而我这么小,我就是一辈子也不可能看见大海的尽头……我活在世上干什么呢?”
蚂蚁在一棵棕榈树下坐下,哭了起来,他感到这般委屈。
这时一只大象来到岸边,问道:“蚂蚁,你哭什么 ? ”
“大海的尽头看不见。”蚂蚁呜呜地哽咽道:“大象,你个子大,或许能看得见吧 ? ”
大象开始张望,他看啊,甚至踮起脚跟,但仍然什么也看不见。大象在蚂蚁旁边坐下,也哭了起来。
他们哭呀,哭呀……突然蚂蚁说道:
“听着,大象,你爬上棕榈树,我爬到你身上,我们再看看 ! ”
蚂蚁爬到大象身上,大象则爬到棕榈树上。
他们看啊,看啊,照样什么也没看见。于是他们坐倒棕榈树上又哭了。
这时一条金枪鱼游到岸边。
“喂,”他喊道,“在岸上呆着吧 ! 哭什么呀 ? ”
“大海的尽头看不见。”蚂蚁和大象回答道。
“怎么 ? ”金枪鱼感到奇怪,“这难道不就是大海的尽头吗 ? 我认为大海在这里正好到头了 ! ”
“乌啦 ! ”大象高兴地欢呼起来,并开始从棕榈树上下来。但他突然顺便思考了一下,问道:“那么大海的开头又在哪里呢 ? ”
9狼的陷阱
一只好几天没有捕到东西吃的狼,在山里找到一个很深的洞,将洞口用野草、树枝掩盖好,以诱捕一些小动物。
狼等啊等,第三天,终于等到一只兔子,兔子发现危险后开始拼命地逃跑。狼追啊追,发现那只兔子已顺着洞的另一端溜之大吉。狼后悔莫及,赶紧找来石头将洞的另一端出口堵死。
又过了几天,一只小松鼠闯进洞来。狼一见,迎头就追。小松鼠慌不择路地逃跑,七拐八拐,上窜下跳。眼看就要被狼抓住,忽然,小松鼠抬头看到了洞顶上的一个缺口,便“哧溜”一下,顺着洞顶上的那个缺口逃走了。狼痛骂自己的粗心,又找来稻草将这个缺口塞了个严严实实。
这回可好了。狼假装睡觉,只待“食物”送进洞来。第二天,一只青蛙高叫着蹦进洞来。看你往哪逃?狼出击了,青蛙一蹦一跳地躲着……就在狼用爪要按住青蛙的一瞬间,青蛙猛地
往地下的一块岩石缝里钻进去,不见了。狼气急败坏地掀起岩石。原来还有一个出口通往地下,狼立即用土将岩缝夯紧。它想,这回该万无一失了吧。
又过了几天,终于盼来洞口传来的响声———有东西进洞了。狼兴奋地一跃而起,但它在空中看清楚了,那是一个手持猎枪的猎人。这回该逃命的自然是狼了,它往后跑、往前爬、往下钻……可是,每条退路都被它堵死了。不一会儿,猎人拖着奄奄一息的狼出洞了。已快毙命的狼听到猎人一阵大笑说:“多聪明的狼啊,做了这么好的陷阱。”
10狐狸和仙鹤
有一只狐狸,专门骗别人的东西吃。
有一天,狐狸动了一个坏主意,说是要请仙鹤吃饭。可是,饭桌上没有肉,也没有鱼,只有一个平底的小盘子,里面盛了一些清汤。
仙鹤的嘴巴又长又尖,小盘子里的汤吃不到。可是狐狸的嘴巴呢,又大又阔,一张开嘴巴就把小盘子里的汤喝光了,还不停地发出咂咂咂的声音。他对仙鹤说:“仙鹤,你吃饱了吗?味道不错吧?”聪明的仙鹤想了一想,一句话也不说,走了。
过了几天,仙鹤也请狐狸吃饭。狐狸想:上次仙鹤来吃饭,饿着肚子回去了。今天我要空着肚子去,把肚子装满回来。
狐狸还没有走到仙鹤家,就闻到一股香味,馋得他口水直往下流。他赶快走进屋子,看见一个长脖子的瓶子里,装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有鱼呀,鲜汤呀,可多哩。
仙鹤指着长脖子瓶子对狐狸说:“今天请你尝尝我烧的好菜,请吃吧。”仙鹤又拿来一只长脖子瓶子,自己吃了起来。
狐狸急忙伸长脖子,把嘴伸进瓶里,可是瓶子的口很小,他伸啊伸,又阔又大的嘴巴怎么也伸不进去。
仙鹤吃完了自己的一份,抬头见狐狸这副模样,也里很高兴,就问狐狸:“咦,你怎么不吃?还客气什么?”
狐狸耷拉脑袋,脸涨得通红,只好饿着肚子走了。
仙鹤哈哈哈地笑着,他把长长的、尖尖的嘴巴,伸到给狐狸吃的那个瓶子里,吃得可欢哪!
11天鹅与水珠
在古代的东方,在树叶不知落了多少次之前,有一只骄傲的天鹅以为它此生不再遗憾,因为它的翅膀已经带着它娇贵的身躯周游过世界各地,飞临过各种不朽的河流和湖泊,经过了大风大浪。于是,它觉得后半生的主要工作,就是给还在学飞的小天鹅们讲故事,让小天鹅们知道世界有多大,大自然有多奇异。教导小天鹅们长大以后,要跟着理想飞向远方。
有一天早晨,阳光同样普照,光明又重新降临。骄傲的天鹅又一次从远方的一个湖边醒来,它又有点忍不住要“好为鸟师”,想去叫醒一群小天鹅来听它讲老掉牙的东西。但就在这个时候,眼前荷叶上的一滴水珠使老天鹅惊呆了。因为水珠映出了阳光照耀下的另一个世界。蓝天在水珠中显得更为深远,鸟在水珠中比尘埃还轻。
骄傲的老天鹅仔细看了看,它有点忧伤,因为晶莹剔透的水珠中并没有自己。而且,更可怕的是,它清楚自己永远不可能进入水珠形成的世界中。而那个世界究竟有多大,它永远不可能知道---那个世界,竟然可以忽略一只像它这样德高望重的天鹅。从此,老天鹅常常被疑惑所困扰,它的心突然感到了从来没有体验过的谦卑,再也不敢“好为鸟师”了。
12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鸡叫三遍后,周家花园传出朗朗读书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周恩来很快就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但他总觉得没有透彻领会诗的意境: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
第二天,周恩来来到蒋妈妈家玩。吃饭时,他望着把花花的大米问道:“蒋妈妈,这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呢?”将妈妈笑着告诉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稻子浑身有一层硬硬的黄壳。他的一生要经过浸种催芽、田间育秧、施肥管理、除病治虫、收割脱粒,一直到舂成大米。”“吃上这碗饭,可真不容易啊!”周恩来惊讶的说。“是呀,这十多道关,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蒋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蒋妈妈一番教诲,不仅加深了周恩来对诗意的理解,更激励他勤奋学习。为了过好习字关,他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坚持每天练一百个大字。
一天,周恩来随陈妈妈到一个亲戚家,回来时已是深夜了。一路上劳累,年幼的恩来已精疲力尽、呵欠连天,但他仍要坚持练完一百个大字再休息。陈妈妈见状,心疼不过,劝道:“明天再写吧!”“不,当天的事当天了!”周恩来把头埋在一盆凉水里,一下子把瞌睡虫赶跑了。一百个字刚写完,陈妈妈夺过恩来的笔说:“这下子行了吧,快睡觉!”“不!”周恩来仔细看完墨汁未干的一百个大字,皱着眉头说:“陈妈妈,你看这两个字写歪了。”
说着,周恩来的小手又挥起笔来,把那两个字又写了三遍,直到满意为止。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GO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