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教师平台
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组与改造”。那么复习课上针对学生已有的经验,该如何进行改造?又寄于高年级学生的自学意识提高自学能力增强,探究一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迫在眉睫,于是在我们实小五年级数学团队在群策群力下探究出来初期的学法指导课的基本模式。一种更适用于中高年级的课堂教学模式“问题——回忆——总结——完善——练习”的学法指导模式。这种模我们称为“复习课三部曲”,那就是“理、联、练”。下面以“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为例,谈谈我们的做法。
首先了解一下本节课的几大教学教学环节。第一观看课题,提出问题。课题导入法,这种方法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与本课相关的问题,进而让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其次学生有大问题意识,能通过看课题想到主要的研究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课题研究的意识。第二整理问题,思考方法。这也是学法指导模式的开始,当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引领学生了解学习方法,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第三回忆知识,梳理总结。这一环节中学生自主回忆总结知识,然后汇报交流,从整理到交流,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课上的交流环节培养了学生表达的能力,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基本上回忆起来公式是什么以及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第四完善总结提升思想。这个环节中在教师的引导下挖掘出知识背后的思想,这会使得知识有了灵魂。也是整个复习课的点睛之笔。第五练习提高,拓展应用。这是复习课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基础练习、创新练习、发散练习,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接下来,就来说一说我们复习课三部曲的基本模式。
"理"——整理、说理、理清已有的知识经验。
1、盘点,了解学情。
2、分享,展示总结。
"联"——积累、提升方法策略性经验。
复习课与练习课不同,它除了关注某一知识点,还要这重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给予支撑点,引领学生将一个个知识点串成链、结成网。所以这里设计环节让学生根据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有联系的图形连一连,从而引领学生思考知识背后的思想与方法。从而达到复习的真正目的。具体来说就是提供直观的联系图让学生发现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整个“联”的环节让我想起一句话“基础知识贵在求联,基本技能贵在求通”。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从三个方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重在知识之间的联系,重在方法的总结,重在思想的提升。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形成数学能力。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想复习课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实现。
“平面图形面积的整理复习”一课,部分学生能按照教材编排体系以及多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构建出下列知识网络图,但是这种网图比较孤立,没有体现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联系。所以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挖掘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的数学理解向纵深推进。通过用箭头连接的方式从上向向下看或从下往上看,生成了“知识树”,从而感受到了数学的思想以及数学想严谨的方法。 领悟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学习新知识决新问题时,就回过头去,看看它和学过的知识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加以解决),积累和提升了策略性、方法性经验。感受到数学推导的严谨与巧妙,独特与灵活。
对知识的理解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深度,还还要注重知识的广度。了解知识间不同的联系方式,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更好地理解知识的本质。 (只要图形的上下底之和没变,高没有变,面积就不会变),并且对梯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所以在课堂之上,在学生独立思考与教师的引导下有学生提出只要记住了梯形面积这一个“万能公式”,就可以求出学过的所有多边形的面积。正是行为操作经验与思维经验的融合,让学生已有经验的重组和改造变得更加深入。
"练"——改造发展应用、创新的经验。
练习环节是除了分享环节意外的主要重要环节。教师要善于设置陷阱,让学生掉进去,然后再走出来,在整个环节中教师采取不同策略,对学生的经验进行辨别、选择、改造和提升,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可从两个方向去设计。
1、对症下药
根据课前易错题的调查,让学生中出现的典型错题得以呈现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忘记除以2。在计算图形面积时,底和高没有一一对应;忘记单位换算……针对上述典型错误,设计了题组练习,对易错点进行“重点打靶”,对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经验进行辨析比较。从而在练习中形成准确的经验。比如练习的1题——3题。选择有效的数据计算图形的面积。
生介绍算式与结果。教师还可以追问数据6厘米没有用到呢?为什么不用?从而达到一境多回的目的。再比如第二题——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多少呢?生练习汇报答案。有的同学用1除以20的0.05。师引导以后做题的时候要仔细审题,当单位不统一时要先统一单位
2、关注拓展
复习课中,许多教师往往重视对已学知识技能的查漏补缺,缺少对新知识的拓展。这节课上,在学生熟悉悉的情境中镶嵌了新鲜元素,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内驱力。从而将知识进行了拓展。比如4题——6题的设计就关注了思维的发展与创新。
3、留下遗疑
一节复习课下来我想还要遵循已原则就是要“快进快退”,要把需要解决的问题留下一个,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延伸到课外,使得课虽停,思仍续。
一节真正的好的复习课,不仅仅是在课内引起学生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后还能主动去探索。通过本节课我想呈现给大家的是复习课的一般方法“提问----回忆----总结----完善------练习”以点带面让学生理解了复习课的基本环节与步骤,复习课的三要素、三部曲——“理”“联”“练”。从而使学生掌握了基本复习方法。相信孩子们会利用课上所学的方法主动探究,体现了数学学习活动的持续性与发展性。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GO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